读书笔记:托尔斯泰作品中的离婚问题。

托翁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两部书都描述了沙皇俄国东正教会管辖下的离婚制度,离婚问题甚至是后一本作品讨论的核心问题,该书以连载形式刚一问世,就引起了极大争论。到今天,介绍或研究沙俄时代离婚制度的文章,几乎毫无例外的引用安娜卡列尼娜的故事。

继续阅读

塔科夫斯基:镜子及其他

塔可夫斯基的“镜子”,我年轻时看时,完全不明其所以然。既不知道讲了什么,也无法产生任何情感上的共鸣。最近在YouTube上找到又重新看了,再阅读影评若干,终于觉得初步能理解导演想表达什么。该片情节非常淡化,只是在说一个不久于人世的病重者对一生若干片段的回忆,再穿插梦境若干。包括自己的母亲,前妻以及与这些人的情感纠葛。我觉得这部电影对两类人格外有意义,一是对电影技法本身有兴趣的,例如其他电影导演。里面的蒙太奇手法以及对画面的艺术表现,都具有开创性。另一类人是俄国和导演本人有类似生活背景或经历的一代人。他们经历过类似的一些事,例如政治动荡时期和战争时期的流离与家庭变故,然后这些人又有类似的审美基础。电影开篇那个母亲坐在俄国大草原的木屋前的栅栏上张望,等待着自己出走且永远不会回来的丈夫,有路人来调情搭讪,然后风由远及近的吹动无边的草地。这样的场景,对那一代俄国人来说非常自然。但对中国人恐怕就十分隔阂,要在没有情节铺垫的情况下get到这一层情感,其实不很现实。镜子在豆瓣上共两万五千多人打分,平均分9.0,这可能说明中国年轻人的艺术鉴赏能力惊人,但同时又难以置信。就我来说,哪怕是理解了这些镜头的功能,也从理性层面上知道了好在哪里,依旧很难受到情绪上的感染。不过换个角度想想,假定老塔的镜子,保留叙述结构,但不是基于他自己的人生,而是基于我的人生,那这些场景该置换成什么?这么一想还真能找到点感觉,真可以把我本人有些模糊但不断重现的若干梦境置换其中。俄国大草原和小木屋会变成一个单位大院,一座拥挤的筒子楼,然后有些我与自己母亲的感情纠葛,等等等等。这么想想,还真希望有这样的一部电影,一部属于我的“镜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