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科夫斯基:镜子及其他

塔可夫斯基的“镜子”,我年轻时看时,完全不明其所以然。既不知道讲了什么,也无法产生任何情感上的共鸣。最近在YouTube上找到又重新看了,再阅读影评若干,终于觉得初步能理解导演想表达什么。该片情节非常淡化,只是在说一个不久于人世的病重者对一生若干片段的回忆,再穿插梦境若干。包括自己的母亲,前妻以及与这些人的情感纠葛。我觉得这部电影对两类人格外有意义,一是对电影技法本身有兴趣的,例如其他电影导演。里面的蒙太奇手法以及对画面的艺术表现,都具有开创性。另一类人是俄国和导演本人有类似生活背景或经历的一代人。他们经历过类似的一些事,例如政治动荡时期和战争时期的流离与家庭变故,然后这些人又有类似的审美基础。电影开篇那个母亲坐在俄国大草原的木屋前的栅栏上张望,等待着自己出走且永远不会回来的丈夫,有路人来调情搭讪,然后风由远及近的吹动无边的草地。这样的场景,对那一代俄国人来说非常自然。但对中国人恐怕就十分隔阂,要在没有情节铺垫的情况下get到这一层情感,其实不很现实。镜子在豆瓣上共两万五千多人打分,平均分9.0,这可能说明中国年轻人的艺术鉴赏能力惊人,但同时又难以置信。就我来说,哪怕是理解了这些镜头的功能,也从理性层面上知道了好在哪里,依旧很难受到情绪上的感染。不过换个角度想想,假定老塔的镜子,保留叙述结构,但不是基于他自己的人生,而是基于我的人生,那这些场景该置换成什么?这么一想还真能找到点感觉,真可以把我本人有些模糊但不断重现的若干梦境置换其中。俄国大草原和小木屋会变成一个单位大院,一座拥挤的筒子楼,然后有些我与自己母亲的感情纠葛,等等等等。这么想想,还真希望有这样的一部电影,一部属于我的“镜子”。

关于《镜子》,有很多很难理解但思索一下挺有趣的内容。比如,导演本人是否是一个斯拉夫主义者?有迹象表明他至少有这方面倾向。其中有一个场景,男主角的孩子朗读一段普希金致恰达耶夫,意思是俄罗斯抵抗了蒙古入侵,拯救了整个基督教世界,但又付出惨重代价使自己在基督教世界中被边缘化,这造就了俄罗斯独一无二的民族性云云。然后就来了一连串有关二战的回忆和历史镜头。大约是指俄罗斯又一次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挡了纳粹并拯救了欧洲?然后有点意思的是出现了一大段有关中国文革和中苏边境冲突的:边境上苏联士兵排成人墙阻挡手持小红书高喊口号做无脑状向前冲的中国青年。我觉得对这个场景的最直接合理的解读是:俄罗斯直到今天还在抵挡来自东方的蛮族。俄罗斯就是基督教文明这块维斯特洛大陆之北境长城的守夜人,做为一群被放逐的边缘人抵抗着野人和异鬼。

另外,导演对苏联看法如何?虽然最终他因为自己的电影在苏联无法拍摄而最终出走,但似乎他对苏联并不存在特别的敌意。从他对卫国战争和中苏边境冲突的描述,他更像是把苏联的这些国家行为内化为俄罗斯践行自己历史使命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没有像索尔仁尼琴那样质疑苏联做为俄罗斯政权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