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于端传媒
在德國總理默克爾(梅克爾)訪華、中國總理李克強訪德等系列外交動作之後,已故諾貝爾和平獎獲獎者劉曉波的遺孀劉霞女士被獲准飛赴德國。即便我們並不清楚枱面上下的具體博弈過程,但從最基本的人類常識不難推斷,此事有極大概率應該感謝德國及其總理默克爾。
但不出所料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一些中國粉絲(以下簡稱川粉,即川普粉絲),立刻站出來,把此事歸功於特朗普。劉霞此行的起點(中國)和終點(德國)都距離美國十萬八千里,這些人是怎麼聯繫起來的呢?
在這個問題上,有兩種說法。
其中讓人哭笑不得的一種說法認為,正因為特朗普上次訪華前後派人對此事施加了直接壓力,劉霞才有今天的待遇。這種堅持要拿熱臉貼特朗普冷屁股的精神令人感動。但這種說法,不值得為此花費筆墨。
還有一種說法倒值得一提:正是因為特朗普和中國打貿易戰,所以中國想要拉攏德國和其他歐盟國家對抗美國;而劉霞赴德,則是向德國釋放善意的舉措之一。因此,從間接角度來說,還是要感謝特朗普。例如一位以基督教狂熱著稱的華人川粉在推特上斷言,如果沒有特朗普的貿易戰,以及對「歐洲白左」的逼迫,如果美國還是奧巴馬(歐巴馬)執政,默克爾肯定不會去管劉霞。
就事情的因果聯繫來說,不能排除中國拿劉霞為籌碼用來向德國釋放善意。但要因此「感謝」特朗普,則大概出於這些人對「感謝」一詞含義的誤解——如果不是故意歪曲的話。
因為到目前為止,毫無證據表明特朗普對中國發動貿易戰有任何人權方面的考慮。相反,有很多反面證據可以否定這一點,比如,特朗普和習近平(以及後來的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會面後,沒少說稱讚中國和朝鮮領導人、卻對有關國家人權狀況十分冷漠的話。所以當時有中國旅美民運人士慨歎特朗普不關心其他國家人權,只關心美國——其實也大錯特錯,他何時關心過美國人權?
另外一些民運川粉則硬着頭皮為特朗普辯護說,這樣幹就對了,憑什麼中國人要求美國領導人為他們費心呢?且不管這種辯護是否有理,可以看出,即便是這些人,也已經默認了特朗普不關心中國人權的事實。
然而,特朗普的貿易戰行動不僅毫無人權方面的理由,哪怕僅考慮其客觀後果,也很難說會促成中國人權整體性改善,更大可能是會造成中國人權狀況的惡化。
其一,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強國,放棄了對國際人權事業的支持,怎麼可能在整體意義上導致中國人權的進步?其二,這一貿易戰不僅針對中國,還針對歐盟、加拿大等美國傳統盟國。這正好給了中國政府機會,拆散以美國為主導的傳統國際秩序,將美國盟國拉攏到自己一邊,更接近國際稱霸的機會。這從哪一種意義上,會對中國人權事業會產生正面影響?
打個比方說,假如中國因為遭受一場巨大自然災害而急需德國援助,故而允許劉霞去德國以釋放善意——這難道要感謝(或者慶幸)發生了這樣一場災難?又假如,這場災難是特朗普的決策導致,而他進行這種決策完全出於惡意,是否就需要感謝特朗普製造災難?
這種邏輯推至極端,或許我們應該感謝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因為正因為文革(以及之前的反右等種種政治運動)政策過於極端,造成了中國所有階層從上到下、體制從內到外利益全部大大受損,文革之後的社會才出現了極強的改革共識。可想而知,如果不是文革,中國會有很大可能一直沿用「不死不活」的蘇聯模式。
這些執意要感謝特朗普的粉絲們,還忘了思考一件基本的事情。
中國希望做一點事情,向德國釋放善意。德國政府因此獲得了些許政治上討價還價的資本。他們可以要求一些東西,但是總量自然有限。而此時要求什麼、不要求什麼,反映的就是德國政府及其領導人的價值觀。
他們本來可以利用這一項政治資本,去要求一些對德國經濟有直接利益的其他事情,例如更多的市場準入,但他們還是把劉霞的人身自由問題放入了清單。沒有德國政府這一主動的、出於人權關懷並可能日後為此付出代價的舉動,這件事情是不可能辦成的。無論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打得多狠,中國在經貿問題上多需要德國,都不可能。
還有民運人士樂觀地認為,要是貿易戰打得再厲害一些,釋放王炳章都有可能。我倒覺得,到底有沒有可能,一是在於中國政府希望拉攏的歐洲國家對王炳章的熟悉程度和具體看法,二是在於他們有沒有覺得,比起一些具體的經濟利益,王炳章更值得他們去要求。所以,這些民運人士與其希望貿易戰打得更狠一些,不如希望歐洲國家更關心人權一些。否則貿易戰再狠,中國政府拉攏歐洲開出的價碼再高,歐洲國家也會僅僅要求經濟上的利益,而不是釋放某位民運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