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仁尼琴

我觉得历史对索尔仁尼琴这个人真是太过誉了。之前就常听人说,索氏其实不该得诺贝尔文学奖,该得和平奖。但实际上如果和平奖还有什么意义的话,比文学奖更不该发给他。索氏晚年成为普京粉的事情人尽皆知,不少人宽容的想他可能是老糊涂了,其实并没有。就拿当下这件事情来说,就是索氏多年来一直宣传和追求的: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应该合并成大俄罗斯。现在普京真动手了,他该在坟墓里乐的发出交流电来了。

继续阅读

官僚与贵族:读《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一书中,托翁给安娜安排的老公是个刻板无趣还虚伪的官僚。安娜在家庭生活中受到压抑所以才要出轨。不过关于此人身份,更有意思的一点隐藏在书中:卡列宁是这一大圈上流社会人中,唯一一个非贵族出身的。其实,作者在行文中经常给出人物爵位。比如安娜娘家奥勃朗斯基家族,列文妻子吉娣娘家谢尔巴茨基家族均世袭公爵,安娜情人伏伦斯基家族世袭伯爵,关于列文本人爵位,则提到“列文家和谢尔巴茨基家都是莫斯科的贵族世家,彼此交谊深厚”。

继续阅读

读书笔记:托尔斯泰作品中的离婚问题。

托翁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两部书都描述了沙皇俄国东正教会管辖下的离婚制度,离婚问题甚至是后一本作品讨论的核心问题,该书以连载形式刚一问世,就引起了极大争论。到今天,介绍或研究沙俄时代离婚制度的文章,几乎毫无例外的引用安娜卡列尼娜的故事。

继续阅读

塔科夫斯基:镜子及其他

塔可夫斯基的“镜子”,我年轻时看时,完全不明其所以然。既不知道讲了什么,也无法产生任何情感上的共鸣。最近在YouTube上找到又重新看了,再阅读影评若干,终于觉得初步能理解导演想表达什么。该片情节非常淡化,只是在说一个不久于人世的病重者对一生若干片段的回忆,再穿插梦境若干。包括自己的母亲,前妻以及与这些人的情感纠葛。我觉得这部电影对两类人格外有意义,一是对电影技法本身有兴趣的,例如其他电影导演。里面的蒙太奇手法以及对画面的艺术表现,都具有开创性。另一类人是俄国和导演本人有类似生活背景或经历的一代人。他们经历过类似的一些事,例如政治动荡时期和战争时期的流离与家庭变故,然后这些人又有类似的审美基础。电影开篇那个母亲坐在俄国大草原的木屋前的栅栏上张望,等待着自己出走且永远不会回来的丈夫,有路人来调情搭讪,然后风由远及近的吹动无边的草地。这样的场景,对那一代俄国人来说非常自然。但对中国人恐怕就十分隔阂,要在没有情节铺垫的情况下get到这一层情感,其实不很现实。镜子在豆瓣上共两万五千多人打分,平均分9.0,这可能说明中国年轻人的艺术鉴赏能力惊人,但同时又难以置信。就我来说,哪怕是理解了这些镜头的功能,也从理性层面上知道了好在哪里,依旧很难受到情绪上的感染。不过换个角度想想,假定老塔的镜子,保留叙述结构,但不是基于他自己的人生,而是基于我的人生,那这些场景该置换成什么?这么一想还真能找到点感觉,真可以把我本人有些模糊但不断重现的若干梦境置换其中。俄国大草原和小木屋会变成一个单位大院,一座拥挤的筒子楼,然后有些我与自己母亲的感情纠葛,等等等等。这么想想,还真希望有这样的一部电影,一部属于我的“镜子”。

继续阅读

美国在阿富汗的失败是因为没能吸取“Nation Building”的教训?

最近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后,在美国看到了两种舆论。一种是之前20年对美国进入阿富汗并最终失败负有主要责任的各路政要和显贵猛烈抨击拜登坚持撤军,好像他们还有什么公信力一样。这类人不必再说。还有一种,是一批我一直认可的自由派知识分子对美国在阿富汗的失败进行反思,比如Ezra

继续阅读

拜登搞砸了阿富汗撤退?

很多人还是对这次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的事情琢磨不清楚,以为拜登犯了什么很大错误,这里说明一下。注意,下面说的这些都不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而是我从各处读到的有识之士的观点。我没有专业能力独立给出这些观点,但看到别人给的相互冲突的意见,进行比较并弄明白谁说的更靠谱还是可以做到的。这大概就像你做不出一道数学题,但看到别人的解法还是能判断对错一样。

继续阅读

关于中国全面禁止教培

关于最近全面禁止教培的事情,一个冷知识:当年韩国军事独裁者全斗焕上台后的第一个政策正是禁止教培。其结果,一是没能做到完全禁止,因为有钱人总可以请私人家教来家培训。二是这项政策在韩国颇受普通人欢迎。我觉得现在中国这项政策的结果可能和韩国当年差不多。完全禁止是做不到的,但确实对产业化的教培会有致命打击,剩下的会是打游击的散兵游勇,退回到我在学校时大家去做家教那种。

继续阅读